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榆林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2024.11.12 09:45 榆林日报

豪迈奔放的信天游、惟妙惟肖的陕北剪纸、气势磅礴的横山老腰鼓……厚重的黄土和奔涌的黄河在这里交织,共同孕育出璀璨的非遗之花。

榆林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项、省级66项、市级211项、县级565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名、省级84名、市级420名、县级1114名。

近年来,榆林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通过在传播方式、传承方式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传播新“破圈”

紧跟时代潮流,榆林的非遗文化不再局限于本地的展示与口口相传,而是通过网络平台、展演等方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黄风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一朝鼠患凭空起,乌烟瘴气渺人迹……”在前不久爆火的《黑神话:悟空》中,由横山说书省级非遗传承人熊竹英为无头僧演绎的陕北说书《黄风起兮》受到网友热捧,人人传唱。

熊竹英在受访时表示,自己也没想到能这么火,没想到陕北说书能这么受大家的欢迎。

陕北说书的破圈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近年来,榆林文旅通过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的“破圈”尝试。

最近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陕北民歌抖音挑战赛吸引了不少人参赛,活动分设大众组和专业组两个组别,只要热爱陕北民歌,不分年龄、不分行业,将录制好的原视频及活动参赛表发送到指定邮箱就可以参加此次比赛,并且奖金丰厚。

7月1日,长达半年的“榆林·陕北民歌展”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落下帷幕,开展以来参观总人数接近30万人次。不仅如此,在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品牌日、农高会、丝博会等国内外知名会议上,横山老腰鼓、陕北民歌、剪纸等为典型代表的榆林非遗,创新表达方式,抓住每一个可以表达的瞬间,以蓬勃奔涌之姿向世界传递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

传承新“活力”

保护为先,传承为本。全市各级有力推进非遗“三进”,陕北民歌、陕北秧歌等30余个非遗项目走进校园、社区和景区,累计开展活动25万次。组织编写非遗教材18本,印刷20多万册。

定边霸王鞭作为独特的地方民俗舞蹈,以节奏明快、粗犷豪放、铿锵有力的风格而著称。“为了将这项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将霸王鞭作为学校的一项课间活动,让学生人人会打霸王鞭,人人喜欢打霸王鞭。”定边县堆子梁镇学校校长庞登财说。

横山文工团将老腰鼓课堂搬到了广场上,每次都围满了来学习腰鼓的大人小孩。前不久,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邀请展在榆阳区金鸡滩镇开展,来自全市的剪纸名家汇聚一堂,榆林剪纸学会副主席张晓梅笑言自己成了“网师傅”,很多人在线上跟着她学习剪纸。

此外,在传承中注重应用数字化技术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广泛开展合作交流的全国秧歌展演和全国民歌展演更加关注年轻群体,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并自觉成为非遗的传承者、传播者。

非遗传承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持。对此,市级财政每年预算非遗保护专项经费3000万元,县市区配套经费要求不低于200万元,省级以上传承人每年补助1.2万元、市级补助1.45万元,有效保障了传承人的权益,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

产业新“蝶变”

今年正月,在榆林古城老街,民歌、秧歌、说书、剪纸、唢呐等本地非遗项目轮番上演。全国秧歌展演邀请了全国各地35支秧歌队近3000名传承人和队员,从正月初四至十五在榆林古城连续展演12天。

得益于2023年首届全国非遗年会的成功举办,榆林古城借助这一大平台,将其打造成“非遗之城”,引进7项国家级、5项省级、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驻,各类非遗在老街每周进行常态化展示展演,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打卡。

非遗大县绥德不断探索推进“非遗+”产业发展,通过农业、旅游、文化演出等产业与非遗项目的结合,大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县域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非遗资源优势向非遗产业优势转变。如今,绥德石雕已从榆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全县石雕从业人员1000余人,全产业链年产值1.5亿元。

据统计,2024年前三季,榆林接待游客3354.93万人次,同比增长18.16%;接待国内游客总花费245.62亿元,同比增长19.27%,人均花费732.10元。

目前,全市已有8个项目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家非遗工坊被录入国家扶贫项目库,11家非遗工坊入选陕西省非遗就业工坊。

非遗“活”起来,文化“火”起来。榆林正以传承之火、创新之焰,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记者 白万能 张泰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