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小巍
从来没有想到,小时候吃到厌的食物,竟然成为当下热捧的网红美食。
作为一个陕北人,小时候的吃食基本离不开洋芋。黄土高原,贫瘠而干旱,地少而薄收,洋芋是少数产量较高的作物,不仅产量大而且耐储存,收一季大概可以吃半年。在过去蔬菜极度稀缺的陕北,洋芋可以说既是饭桌上的主粮又是食谱里的蔬菜。有一句话说,陕北的女人离了洋芋就不会做饭了。每天早上起来,还不知道今天吃啥,先就洗几个洋芋,反正万变不离其宗,做什么饭也少不了它。
洋芋在陕北人的吃食里可谓千变万化,不管是蒸煮炖还是煎炸烤,都能很快做出一份美食来,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吃得最多的还数洋芋擦擦。面粉在那个时候还是稀缺物,洋芋却有的是,做一顿洋芋擦擦,只需要给擦成片的洋芋稍微加点面粉,再炒点西红柿作为调味汁,就可以让一家老小裹腹一顿。做法简单快捷,吃后管饱扛饿,真是那个年代天造地设的正餐。但话说回来,再好的美食也架不住天天吃,何况在当时的条件下,缺油少盐,能凑合抵上一餐饭食就让家庭主妇们很心满意足了,好不好吃,是不是美食,根本就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洋芋多产,家庭常备,但存放时间过长,就会变绿,产生毒素。一般这个时候就不能吃了,讲究点的家庭会把这些变绿的洋芋捡出来喂猪喂羊,但也有一些家庭拮据、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会铤而走险,把这些变绿的洋芋修修刮刮,去掉变绿的部分,一股脑儿地做进去,似乎以此来验证一大家子里面哪一个是吉人天相。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会过日子的家庭主妇,在一顿她看来再寻常不过的洋芋擦擦吃过后,我猛然间面部煞白,胃如刀绞,紧接着就是一阵剧烈的呕吐。当时还没有食物中毒这个比较洋气的概念,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母亲似乎突然明白过来,颇有几分自责地说,几个洋芋确实有点发绿了,舍不得扔掉。就在我刚有点想埋怨她的时候,母亲看看旁边生龙活虎的家里其他人,瞬间又怒目圆睁:“谁让你一次吃那么多。”
因为这次事故,我对洋芋擦擦这个吃食基本上敬而远之了。直到十多年后,让我实在有点意外的是,洋芋擦擦竟然作为一道美食,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流行起来。先是路边小摊,时常见一摊主抡起炒锅把一锅洋芋擦擦炒得上下翻飞,摊前是一堆年轻男女如饥似渴地等待着,后来这道美食逐渐被誉为网红小吃登上了大雅之堂,大大小小的餐馆里竟然也有了洋芋擦擦的一席之地。因为有小时候食物中毒的前车之鉴,再加上原来就没觉得洋芋擦擦是多么好吃的美食,所以我对于这道平步青云的家乡小吃如此火爆一直持怀疑的态度。有一天,专门和朋友去吃了一次,方才知道洋芋擦擦为什么如此受大家的欢迎。首先是洋芋低脂低热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健康饮食观念;其次,和我们小时候缺油少盐比起来,现在洋芋擦擦的佐料之丰富可以说让我大开眼界,小炒肉、蒜泥、韭菜花、芝麻粒、香油、花生碎、油泼辣子等,有这么多的佐料,不要说拌洋芋擦擦,就是拌几块土圪垯估计也会香气扑鼻呀。
一道普通的吃食,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当然有各种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现在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即使原来再普通的吃食,在现在极大丰富的佐料调味之下,也会变成受大家欢迎的美食。只是,你特别想要的那种回忆、感觉和情怀却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