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申:高西沟归来

2024.09.04 17:43 榆林日报 王甲申

作者:王甲申

从高西沟参观归来,思绪还久久地停留在龙头山,那一坡坡如茵的沟梁,那一汪汪碧波荡漾的水库,那坦荡如砥的淤地坝,仍在眼前辉映,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那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

高西沟,一个现实版的“神话”,一段艰苦创业的历程,一种责任担当的精神,在陕北大地蔚然成风。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高西沟人用智慧和坚持,用责任和担当,树起了中国水土治理样板的大旗。在与大自然博弈的历程中,他们与山川沟坡共谊,与天道地理共处,从而悟出“三二一”的治坡理念,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三份种草,两份植树,一份种田。有人质疑,有人反对,高西沟人认准方向,用实干作出响亮回答。洪水冲垮了水坝,他们没有气馁,裸露的山坡被暴雨剥蚀,他们从中悟出了真经,治水先治坡!用绳索把人吊在70多度的斜坡上,一寸一寸,一尺一尺,栽植能固沙定土的柠条草根,降住了泥沙俱下的“恶龙”。高西沟四任村领导班子,一茬接着一茬干,代代都是带头人,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带领全村群众,按照既定目标,矢志不移,前仆后继,几十年坚持如一,打坝建库、治水安澜。榜样就是动力,实干彰显英豪,干群一心,硬是把穷山恶水的高西沟翻了个底朝天,将40座山头、21条沟梁变成了绿水青山,将一个地表破碎、荒芜贫瘠的穷山沟,改造成旱涝保收的陕北“小江南”,创造了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奇迹。如今的高西沟,平展展的淤地坝一亩水田,顶过旱坡三亩的收成。高西沟人聪明,他们善思考,能苦干,会巧干,积累下金钱难买的治坡经验,给全国做出了样板。

登上龙头山举目四望,坝地、水库、梯田、果园、山坡植被,一派绿水青山的景象。荣誉的光环投向着这片土地,高西沟被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被国家列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来此旅游观光和取经的人群络绎不绝,高西沟的前世今生,高西沟的艰苦与辉煌,它会告诉你:成功,来自奋斗与坚持,更来自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