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 特色产业添动力 乡村处处展新颜

2024.09.02 10:10 榆林日报

初秋时节,行走在风光旖旎的榆林大地上,一座座民居整齐划一,一条条道路通达四方,一个个产业欣欣向荣……一幅农业兴、农村富、农民乐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奋力绘就。

今年以来,榆林各级各有关部门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全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农村改革、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力做强特色产业

近日,记者走进绥德县枣林坪镇沿黄林下红薯种植基地看到,翠绿的枣林下成片的薯蔓郁郁葱葱,薯农们正忙着在田间锄刈杂草。“今年村里共种植了80亩林下沙地红薯,预计亩产量可达1500斤,仅此一项便可帮助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西河驿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青平说。

枣林坪镇红薯产业静待丰收的背后,是榆林各级各有关部门结合地域实际做强特色产业、全面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榆林在榆阳、横山、定边、靖边、绥德、佳县6个县区持续推进陕北小杂粮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功申报国家陕北小杂粮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新认定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启动了横山羊肉、靖边胡萝卜国家农业品牌精品申报和榆林山地苹果新一轮企业品牌授权工作,聚力巩固提升子洲黄芪等4个省级农业品牌;发布了休闲农业园区等级划分与评价市级地方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行业标准的空白,为全市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夯实了基础。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走进神木市锦界镇沙母河村,平坦宽阔的道路直接通达各家各户门口,新建的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首选,幸福灿烂的笑容在村民的脸上绽放……

“我们在宅基地改造中实施了危旧房拆迁腾退,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住房存在的安全隐患,还节约出200多亩建设用地用于集中建设新村。”沙母河村党支部书记李春生说。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脚步不停歇,近年来,榆林各级各有关部门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两项试点工作,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转、退出、使用、收益、审批、监管的方法路径,总结形成宅改“445”工作法,构建“1+12”宅改政策框架体系,累计安排财政资金1784万元,全面完成8.56万宗宅基地基础数据调查并建立数据库。

此外,榆林还制定印发《榆林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系统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行动,截至6月30日共清收合同97973份,涉及金额227亿元。加快推进“千村光伏”行动,采取“乡镇统、分片建、单村分”模式,因地制宜实施单村、联村或整镇光伏发电项目,上半年全市村镇光伏电站累计实现收益6801万元。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

制定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及考核、奖惩制度,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责任化、网格化、具体化;以“百名干部联农户”为契机,坚持因人因户施策,引导、督促、帮干、巩固“四管齐下”,聚力打造宜居和美乡镇……今年以来,靖边县红墩界镇把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有力举措,凝聚各方力量资源,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红墩界镇只是榆林聚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落实《榆林市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工作要点》要求,稳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鼓励新建户厕入户进院,引导水冲式厕所入室进屋,积极推广节水型、少水型设施设备,同步抓好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建卫生厕所8135座。同时,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村收集、镇处理”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4.43%。

记者 陈静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