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江:立秋民俗知多少

2024.08.07 09:33 榆林日报 马小江

溽暑难熬的夏天,宛若一条游移的小蛇,悄无声息地从人们眼前飘过。在蝉儿沙哑的鸣叫声中,迎来了凉爽的秋天。“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一朵云、一棵树、一片叶,都在昭示着秋天的来临。

立秋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民俗节日,人们把这一天当作酷热与凉爽两种天气的分界线,因此对它非常重视。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代“四时八节”之一。因而每至立秋,民间常有很多习俗。

在古代,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辛勤换来的收获。祭祀前需准备祭品。祭品是祭祀土地神的重要部分,通常会准备五谷、水果、肉类、糕点以及酒水等。五谷代表着丰收,水果代表着甜美,肉类则代表着“肥土”,即肥沃的土地,糕点则是为了尊重神灵。接着打扫祭坛。祭祀仪式前需要将祭坛清理干净,扫去一切杂乱和灰尘,同时还要用清水洗净祭台,让祭品的香气能够散发开来。待这一切准备就绪,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点燃香烛,它代表人们的尊崇和敬意。在香烛的照耀下,神明也会显得更加清晰和神圣。

在南方,民间一直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其中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贴秋膘在一些地方至今存在。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秤体重,并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作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月,人们一年四季也吃不上几顿油水丰厚的好饭。记得每到立夏那天,母亲总会叮嘱我父亲拿出家里那杆大秤,挂在前院那棵洋槐树下,让我坐在一个柳条筐子里,用绳吊起来给我称一下体重,到了立秋再称一次。不称不知道,一称吓一跳,向来嘴刁的我体重能减少三、四斤。兄弟当中,我生来体质就弱,肠胃不好,饭量不行,长得瘦弱无力,经常患病去看医生。医生给我打针时常常笑着叮嘱:“要给娃好好补一补,增强体质,才能提高免疫力。”话倒是没错,可是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拿什么补呢?一年四季想沾个荤腥都难。这时候,母亲就急了。常常看着我弱不禁风的样子,心疼地说:“立了秋,天一凉,人有了胃口,立马就想办法。”因此到了立秋这天,母亲总要偷偷给我炒两个鸡蛋,夹在热馒头里,叮嘱我圪蹴在灶房旮旯吃完。并说立秋贴秋膘,身体就会慢慢好起来的。于是,我信以为真,享受着这份特殊的待遇,自然也觉得母亲用那黑乎乎的、常用来烧油的铁勺在灶膛里炒的那两个鸡蛋特别好吃。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每每到了立秋这天,母亲便吩咐父亲到街道割上二斤猪肉回来,给我们蒸一顿肉补补身体。现在回想起来,那油香味美的肉疙瘩还时常让人魂牵梦绕。

在山区,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到了秋收季节,这些地区的晒秋场景,俨然是一副色彩斑斓的油画,丰收的景象在山村里到处张扬,人们的好心情写在脸上。

摸秋是一种传统民间习俗,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和内涵,在中原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广为流行。据清代名人笔记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作为旧时民间祈祷求子的一种仪式活动,摸秋的时间为农历中秋节左右。但凡婚后尚未得子女的妇女,都会在长辈或同伴的陪同下到他人瓜地偷瓜,若成功偷得,意味来年可有子女。

作为约定俗成的传统,摸秋有“八月摸秋不为偷”的说法,所以摸秋期间,瓜农也不会因为瓜被偷而生气,相反以此为乐,同样看作是一件喜事。与其他地方相比,襄阳地区的“摸秋”活动如同演戏般,充满着表演的仪式感与夸张感,趣味格外与众不同。

一直以来,在中国广大农村,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人们或预卜天气凉热,或以西瓜、四季豆尝新,或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沿袭着前人流传下来的风俗。

总之在我国,立秋民俗多种多样、妙趣横生,因地域不同各异,但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