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聚焦人才“引育用”纵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

2024.07.29 13:06 榆林日报

全校教职工中,获评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人员分别达到182人、452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共323人;先后获批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200余项;与企业共建省级科研平台24个、市级科研平台23个,促成技术合作1350余项,到账经费2.5亿元……

近年来,榆林学院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切口,多点发力、多措并举,聚力打造人才“蓄水池”,在确保人才“引得进、育得好、用得妙、留得住”的同时,以科技创新为榆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引”为先 打造人才洼地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榆林学院农牧科教基地看到,种植试验田内各类作物长势良好,榆林旱作农业研究学科带头人王小林正带领两名研究生穿梭其间,对晋谷21号谷子品种进行光合速率测试。原籍陕西渭南的他,通过人才引进渠道进入榆林学院已有8年时光。

“进校工作至今,我切实感受到学校各项人才引进政策和待遇的落实,不管是工作环境、研发平台,还是科研项目的支持,都对我的研究给予了极大帮助。”王小林告诉记者。

像王小林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在榆林学院还有很多。近年来,该校坚持按需引才,结合学科需求和学院专业建设情况,对符合需求、业绩突出的高水平人才,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全面补齐人才短板弱项。坚持分类引才,扎实开展领军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优秀博士、博士学位青年人才引进,力求梯次分明、结构优化。

“3年来,我们每年斥资6000万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其间不仅引进了常春然、王进仕等高水平人才和本土专家张应龙,还全面加强了与邵明安院士团队的合作。”据榆林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还持续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合同制引进5名外籍专家,同时坚持“量体裁衣”,鼓励广大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水平,有效挖掘了本校人才发展和科研创新潜力。

以“育”为要 厚植成长沃土

“以农业、畜牧等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平台,遴选培育一批学科带头人,形成多个覆盖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推动人才个体优势向学科群体优势转化。”据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毕台飞介绍,该院现已建成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150多项。

致治之要,育才为先。近年来,榆林学院进一步健全完善“高端人才+团队+科研平台”引育模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院系紧密围绕自身学科定位和办学特色,构建与本学科发展理念相匹配的人才队伍架构,支撑学科向特色、高水平发展。将“青年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分列考量,完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大量涌现的体制机制,重视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活力。同时,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创新职称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多元化晋升和发展通道。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业绩为王”考核导向,有效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内生动力,在全校形成“见贤思齐、百舸争流”的新气象新局面。

以“用”为本 深挖创新潜能

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无论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

近年来,榆林学院积极探索高校依托行业、立足地方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以人才为支撑,以服务地方为己任,通过优化科研管理服务体制、打造特色科研平台、搭建校企合作纽带,不断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榆林地方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其间,该院与全市重点产业链企业联合共建省级科研平台24个、市级科研平台23个,榆林学院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秦创原(榆林学院)成果转化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先后促成各类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委托合同1350余项。

在连年破亿的科研经费保障下,榆林学院人才队伍投身科研创新的热情和效能也在持续增加——先后承接250余项国家级、省级项目,获批省部级奖励57项;多位博士获得省级相关人才称号和项目支持,获批多个省级重点创新团队和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参与建设的能源陕西实验室、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均得到省政府批示成立,更标志着榆林学院在重大科研创新载体建设领域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记者 慕荣 韩飞 王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