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 轻装上阵

2024.07.26 17:29 在榆林网 李媛媛

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然而,在个别地方,仍然存在假减负,或者减负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基层减负当谨防“休凿止斧”,切不可如弹簧那样,一抓就压缩、一松就反弹。

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不能止于喊口号。中央多份文件均提出“基层干部要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松绑减负”是当务之急。要从机制上、评价上、督导上谋划系统性方案、加强制度性考量,持续清理整治“材料之弊”“事务之繁”,让干部从“无谓事务”“繁杂事务”中“解脱抽身”。要时刻紧盯“隐形变异”“回弹反潮”,切实杜绝“口号式”减负,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绝不让基层减负如弹簧一般“一抓就压紧、一松就反弹”。

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要创造良好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基层干部每天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督查检查。而督查过度重视工作留痕,汇报、照片等指标评分占比较大,对工作实效重视不足。对此,基层干部不一定口头反对,但内心不可避免会产生怨气,影响工作积极性。工作督查初衷是为了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痕迹”是“实绩”的考量因素之一,但绝对不是占比最大的因素,实绩应从工作实效中得出。唯有在检查中多去现场看实效,多到群众身边听实话,才能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广大干部集中精力干实事,深入基层抓落实。

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要加大考核力度。要切实解决基层干部“忙于应付”的问题,在对基层干部的考核中,不能一味地强调“出彩”,而是应该强调“实干”。多到老乡的板凳上坐一坐,去田间地头问问收成,既迈进群众门槛又走进群众心坎,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抓活鱼”“见森林”。要持续改进考核方式,革新考核标准,及时有效地做好各类事项的统筹管理,对相似度高的督查考核内容做好“合并同类项”工作,在提高质量上下“绣花功”,避免出现扎堆、多头考核。考核所需要的台账资料要及时“修枝剪叶”,清理掉耗费过多精力和资源的事项,让基层干部卸掉束缚,鼓足干劲,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

作者:李媛媛(榆阳区芹河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