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防汛作风能力,护卫人民群众安全

2024.07.23 17:35 在榆林网

7月20日,陕西商洛市柞水县境内一高速公路桥梁因山洪暴发发生垮塌,导致一些车辆坠河。截至21日,已搜寻到遇难者遗体15具。此次事件初步判断为柞水县境内金钱河上游连续强降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水位暴涨,最终导致丹宁高速水阳段柞水县杏坪镇严坪村二号桥局部发生单侧垮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强总理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

今年5月1日广东省境内梅大高速大埔往福建方向K11+900m附近高速公路路面发生塌陷灾害,截至2日下午2时,塌方灾害已造成48人死亡。事件过后有爆料,施工期间就多次出现冒顶、塌方、透水等高风险情况。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的关键期,全国各地降雨偏多,洪涝灾害偏重,尤其陕西部分地区基础薄弱,水毁工程多,更要着手系统性防治和抢险工作。

7月15日以来,陕西全省多地发生洪涝灾害,截至19日,已造成西安等7市(区)47个县(区)453个乡(镇)21.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7.96亿元。7月19日,陕西商洛猛柱山水库泄洪,有母女三人在转移途中被洪水冲走。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从“九龙治水”已转变为“一龙当先”,为何洪涝灾害防抗救治工作仍然显得较为疲软?这是部分老百姓的心声。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安全意识仍然淡薄,防范能力不足。早在今年5月左右,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福建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南涝北旱特征明显。俗语说过“久旱必涝”,大旱过后必有大涝。英国雷丁大学的罗伯特·汤普森教授发通过实验发现,越是干燥的土壤就越难被水浸透。一旦遭遇强降雨,雨水会直接流过不透水的干燥土地,然后凭借极大的动能冲走地面上的一切,引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同时,各级各部门都反复强调要做好隐患排查,然而疏忽与侥幸是安全的大敌。久未检查、久查无果、查而不改、改不深入、回头不看等等,都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安全力量仍然薄弱,应对能力不足。抢险救援争分夺、全力以赴。预警、转移、救援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以预设的计划、人员、装备、资金、设施来换取时间和空间的不足。然而部分地区、部分单位口头重视、行动忽视,上层安排部署不专业,一线抢险救援力量不强大,甚至于部分机制建设不健全、推诿扯皮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个个小缺口就组成了一个大漏勺,如何兜得住汛期这场大雨?如何守护得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可怕的是,文件一层层转发、调研一遍遍进行,最后形成不了一个有针对性的、可操作可执行的东西,最终使得基层越来越疲软,累而无效,是为大忌。

正面角度上,今年防汛形势严峻,要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密结合,聚焦人防、物防、技防、管理防,要层层压实防汛“三个责任”,要优化人员力量和制度建设,要完善预案、装备、设施“三驾马车”,要加强预警应急调度,要靠前指挥下沉一线,同时也要避免扎堆下沉导致后方指挥出现空位。

侧面角度上,今年恰逢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如火如荼得进行,安全工作也要突出务实、进取、从严“三个导向”,坚决扭转固步自封、小成即安的思维,要立足新形势新挑战加强履职能力培训,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文山会海为一线防汛抢险工作留出干事空间,发扬钉钉子精神办好灾情防抗救的民生实事,要坚决深化廉政建设堵死安全设施设备漏洞,全力为人民群众造就一个真正的安全壁垒。

作者:刘芊李(佳县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