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抗日英雄谱:威名传塞上 浩气凛河东

2020.09.03 12:57 在榆林网 田斌

文/田斌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眸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面对侵略者,中华民族反抗的力量迅速聚集,无论东南西北,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写出了一部轰轰烈烈的英雄史诗。为抗日而战、为胜利而战的榆林儿女成千上万,在记载他们的光辉史册中摘取华章,以展示在那烽火年代里榆林国共两党人士不屈不挠、图存救亡的抗日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他们,有人是为保卫榆塞、保卫黄河在榆林本土而战;有人则走出家乡,随部征战于华北、中原、华东和异国他乡。他们有的是喋血沙场的战将,有的则是以文化思想进行宣传或以其他方式去报效国家、唤醒民众抗日的文人名士。他们以血肉之躯,同赴国难的英雄气概、感人事迹,谱写下一曲传颂塞上、浩然黄河的榆林壮歌。

王聚德:

征战塞北 血染绥西

王聚德1909年2月出生于陕西清涧。年轻时入绥德第四师范学校,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北红军支队队长,安塞、靖边县委书记和三边分区党委书记等职。抗战爆发后随白如冰等人在内蒙古大青山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并担任中共绥蒙区党委社会部长、绥西地委书记等职务。其间,王聚德指挥绥西抗日游击大队战士炸炮楼、拔据点、烧敌营,使日伪不得安宁。1940年夏某日,王聚德指挥全队战士,将进行扫荡的一个中队的日本鬼子和伪军全部歼灭。

1941年12月28日,王聚德与游击队的部分人员在万家沟村一窑洞内开会时,由于叛徒告密被敌包围,他与10余位战友奋力抵抗,子弹打完了用刺刀搏杀,全部战死。王聚德牺牲时年仅32岁,尤为壮烈。

张友清:

勇为抗日死 碧血洒晋阳

张友清1904年出生于陕西神木,广州黄埔军校六期毕业。曾任中国共产党北平市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和山西省委书记等职。

抗战爆发后,张友清与山西省委其他同志,坚决贯彻毛主席和八路军总部关于在山西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和建立根据地应分为晋西北、晋东北、晋西南、晋东南四个区域的指示,重点在吕梁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并以牺盟会等抗日组织为核心,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积极联络山西各界人士支持国共两党军队在三晋抗战。1942年,张友清任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北方局秘书长,当年5月,在山西辽县与左权、罗瑞卿、薄一波、杨献珍等人突围时,受伤入狱,同年7月7日,张友清在太原狱中牺牲。

赵博:

揭竿冀南 开辟鲁西

赵博1906年出生于陕西府谷,广州黄埔军校六期毕业。曾任中国共产党津南特委书记,鲁西党委组织部长、书记和山东分局鲁南区委书记等职。

抗战爆发前夕,赵博受党指派,在冀南景县一带,发动民众,宣传救国救亡道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数月内,就把这一带自发的零散的群众自卫武装聚拢一齐,近万民众揭竿而起,正式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28、29、30大队,创建了冀南大片抗日根据地。1938年秋,赵博赶赴鲁西地区宣传党的指示建立基层组织,大力发展党员,开创了鲁西区武装斗争中政权建设统一战线群众运动的抗日大好局面。1940年赵博兼任鲁南军区政委,大力促进鲁南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1941年10月26日,鲁南区党委机关驻地突遭日伪军袭击,赵博在苍山县银厂村受伤,11月19日去世。

鲁贲:

虎贲冀中显雄风

驱倭大打地道战

鲁贲1912年出生于陕西横山。曾任中国共产党陕北特委委员,关中特委书记、绥远工委书记和冀中省委书记。

抗战爆发不久,鲁贲与吕正操等人在冀中平原大力发展党的军事力量,先后有万余群众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区小队、县大队等组织,使冀中抗日根据地日趋壮大。1939年至1940年,鲁贲和省委(后改区委)深入冀中平原发动上万群众,挖成总计1万多公里的地道,并利用地道做掩护狠打鬼子,创出闻名中外的地道战,谱写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光辉一页。在后来冀中的反扫荡中,鲁贲发动群众配合八路军120师军事行动,取得了著名的齐会战斗的胜利。同时,鲁贲和区党委全体同志一起,又先后动员数万冀中子弟参加了共产党八路军,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

1940年5月,鲁贲带领冀中党代表团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途经山西繁峙县附近的一村庄时,突遇日寇袭击,情形危急,鲁贲为了党的文件不被敌人所获,纵马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汪洋:

御敌守淮海 抗倭战苏皖

汪洋1920年出生于陕西横山,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曾任八路军连长、营长,新四军团长,志愿军39军116师师长,解放军16军军长,沈阳、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抗战爆发时,汪洋正在延安陕北公学学习,遂请缨上前线,到八路军115师689团任班排连长。自此汪洋随部转战晋东南、鲁西南以及驻守淮河流域打击日寇。1941年9月,汪所在部队归新四军三师29团建制,汪洋担任团参谋长,并率部转战皖北、苏北一带。1943年4月汪洋升任新四军三师9旅2团团长,指挥了苏北六塘河、秦西圩等战斗,歼鬼子一个中队、伪军一个营,战斗中汪洋全身多处负伤。1944年,抗战进入反攻阶段,汪洋又指挥部队,取得苏北叶圩子、东石塘等著名战斗的胜利,打出了八路军的军威,鼓舞了民众胜利的信心。

王扶之:

单车冲闯鬼子营

王扶之1923年出生于陕西子洲,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曾任八路军班长、排长,新四军连长、营长、团长,志愿军39军115师师长、解放军副军长、参谋长、总参作战部长等职。

1935年王扶之年仅12岁,但长得大高个,便慌称自己17岁,报名参加了陕北红军刘志丹部“少共营”。抗战爆发后,王扶之在八路军115师687团任职,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1940年春,转至新四军三师8旅22团,随军转战苏北、苏中一带,参加了两淮著名的高沟、杨口、阜宁战斗。打阜宁城时,要扫清城外围鬼子把守的一处敌营,王扶之带领一连战士,自己骑一辆刚缴获来的自行车领头冲锋,刹时,敌营里一片厮杀声,王扶之一手骑车,一手挥枪,飞驰敌营院内,打得鬼子东倒西歪,敌营被克,这队鬼子也被干净利落地消灭掉了。自此王扶之声名大震。

张子英:

夜率百勇劫敌营

张子英(张杰),陕西渭南人,生年不详,国民党军陆军少将。

1937年底至1938年初,沿晋西北朔州、神池等地过来的一股鬼子进占保德,直接威胁对岸河防。当时负责府谷城防的国民军第22军512团团长张子英见形势危急,决定先发制敌,主动进攻偷袭保德。遂在全团选拔精勇将士百余人组成袭击队,张子英亲任队长,于夜晚暗渡黄河,直接冲进保德城里的日军营房,一顿猛砍猛炸,杀得鬼子四处逃窜。天亮前,全队胜利返回,且不折一兵一卒,鬼子却在保德城下遗尸数十具。这一战,极大地鼓舞了防守府谷抗日将士的信心。当时的《陕北日报》《绥远日报》和山西的《晋阳日报》均登载了这一战例,颂扬张子英果敢杀敌的勇猛精神,称他是效仿三国东吴大将甘宁“百骑劫曹营”。

解放后,张子英曾任陕西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室参议。

艾亚春:

一腔热血洒中条

艾亚春1906年出生于陕西米脂,黄埔军校14期毕业。追赠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抗战伊始,艾亚春就随高桂滋将军率领的84师(后编为17军)渡河赶赴华北前线。先后亲历了井儿沟、团城口、平型关、平遥、沁源、介休等地的对日战斗,以战功被提为第500团(补充团)上校团长。1941年5月,中条山保卫战进入最艰苦最惨烈的时刻,艾亚春团部与被掩护突围的军部失去联系,与各团也失去联系,全团突围至焦家沟、梨树沟村时又被日寇包围。此时,补充团只剩下100余人,情况万分紧急。艾亚春临危不惧,挥枪高呼:“弟兄们宁死不当俘虏,跟我冲出去!”说完他最先闯入敌阵,撂倒了几个鬼子后,又拼起了刺刀,直至英勇战死。

艾亚春灵柩运回后,米脂全城军民出城迎接,同声悼念。后陕甘宁边区政府追认艾亚春为抗日烈士,国民政府追赠艾为陆军少将。

高锦纲:

血染长空气如虹

高锦纲于1919年出生在陕西米脂。先后毕业于米脂第一高小和榆林职业中学。

抗战爆发不久,高锦纲投笔从戎考入昆明中央航空学校,立志驾机抗日救国。他从航校毕业后,多次驾机飞行于国内外之间执行空运任务。1939年6月,高锦纲被派往美国威尔达尼航空学校培训,1940年回国后,即被编入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第十四航空队任上尉飞行员,驾驶B16轰炸机在昆明、桂林、肇庆上空轰炸日军。还多次飞越著名的“驼峰航线”。此时,高锦纲正值青春年华,家中写信催促他早日完婚,他复信说:“国难当头,有家何为。”一再推退婚事。1943年9月,高锦纲奉命飞往广东汕头海面轰炸日舰时,被敌炮击中壮烈殉国,年仅24岁。后遗骨被安放在广西桂林抗日烈士公墓。

王果亭:

爆破大王震敌胆

王果亭系关中合阳人(一说朝邑),生年不详。

抗战时,王果亭任驻榆22军工兵连中尉排长。在国土危亡之时,他挺身参加抗战,出任22军伊东游击纵队爆破队长,随即从榆林赶赴伊包前线,带着爆破小分队深入包头南部一带敌占区,用地雷、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等,专炸鬼子使用的铁路、机场、桥梁、仓库、营房等军事设施,炸得鬼子心惊胆战,昼夜不得安宁,鬼子头目曾悬赏一万块银元捉拿王果亭。王果亭在敌后战斗三年多,成功爆破百余次,给敌人以重创,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队外线作战。1942年冬,王果亭带领爆破小组在包头东二里半桥下埋设地雷时,被敌包围,壮烈牺牲。

刘振德:

舍家纾难 捐金报国

刘振德是榆阳区人,生卒年不详。祖上几代都从事铁匠工技。刘振德为人忠厚,做事仗义,且打铁工艺精湛,又有一身好力气,人称“刘铁匠”“刘铁锤”。1938年春,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岁月,政府号召全民捐钱捐物救亡图存报效国家。刘铁匠动员妻子解囊相助,将家里积蓄的二百余块银元及其妻佩戴的一副金耳环全部捐献出去,这一义举在榆林民众中引起巨大反响,在他的影响下,榆林掀起一场轰轰烈烈为前方抗日将士捐钱物捐粮的捐献热潮。后榆林军政当局和社会各界为表彰刘振德这一爱国义举,特在榆林城四方台魁星楼楼檐下悬挂“深明大义”巨幅木匾一面,以昭后世。

王补梅:

拥军献爱为抗日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着许多抗战时期的锦旗,其中一面上写着“军队的妈妈”几个大字。这是当年八路军晋绥军区赠给神木马镇的女英雄、拥军模范王补梅的一面锦旗。

神木马镇、沙峁、贺家川、万镇、盘塘、花石崖、太和寨一带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王补梅就是其中一位。1939年夏天,正在河东战斗的八路军120师往河西王补梅所在的王家后洼村送来一批八路军干部战士医治疗养,其中有十几名伤病员住在王补梅家腾出的窑洞里,王补梅和她的女儿精心护理,经常给伤病员煮鸡蛋、炖鸡汤,而她们却吃的是粗粮野菜,伤病员们非常感动,都亲切地称王补梅为“妈妈”。1941年秋天,又送来7名伤员住在王补梅家,其中一位姓龚的连长腿部伤势严重,昏迷不醒,王补梅煎草药熬鸡汤煮米粥护理,在她的精心呵护下,战士们伤痊愈后都及时返回前线。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王补梅家先后住过百余名八路军伤病员,身体都得到康复,返回前线杀敌。为了表彰王补梅的感人事迹,晋绥军区、120师以及驻神木马镇贺家川的河防司令部、荣誉队、后方医院、被服厂、兵工厂等单位共向王补梅赠送了20余面锦旗,赞扬她拥军献爱鼎力抗日的高尚精神。

1975年,王补梅在神木去世,享年80岁。

张季鸾:

报人文章图救国

榆林是大名鼎鼎的报人张季鸾的故乡。

“九一八”事变时,张季鸾在《大公报》当总编辑,他以报纸为阵地,连连写出社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野心。东北沦陷日寇进逼华北后,张季鸾在报上著文说:国家今日遭此奇辱,人民遭此奇劫……于外凭陵,兆民水火……国人皆可抵抗外侮。还赋诗称华北危局是“长城在望,而形势全非;渤海无波,却陆沉是惧”,其忧国之情溢于言表。“七七”事变后,张季鸾发表了一篇蜚声一时的著名社论《最低调的抗战论》,文章指出:国家应向中外宣布,如日本不停止进攻南京,如日本占领了南京,则决计不接受调停,不议论和平。1938年3月8日,他在《中国国民应有的自信》社评中指出:日本侵略靠的是经济,侵略越久,经济越坏,最后必然崩溃。还说:中国过去完全自误,一旦觉醒而奋斗,这种力量比日本不知要大几十倍几百倍。以无穷之抵抗,抵有限之侵略,我们不会投降。中国最后必然胜利,必然能驱敌出中国!这些言论,驳斥了国内一些主和派投降派“亡国论”者所散布的悲观论调,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信心。1941年7月7日,张季鸾在《抗战四周年纪念辞》一文中高呼:祝中国最后胜利!祝世界反侵略友邦胜利!打倒企图征服中国的日寇!

1941年9月6日,张季鸾在重庆病逝。国共两党同声哀悼,高度评价了张季鸾先生文章报国的高尚精神。

柳青:

投身抗战笔作枪

柳青1916年出生于陕西吴堡,年轻时就读于榆林中学。

抗战爆发时,柳青正在北京大学读书,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国家没有平静的土地,学校没有安静的课堂。柳青放弃学业,回西安在《西北文化日报》的《战鼓》文艺副刊任编辑,写出许多作品,鼓动人民奋起抗日。1938年柳青奔往革命圣地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海燕”诗社任文书。其间,他多次深入到国共两党抗日县区晋西北抗日前线采访,写出了不少鼓励民众团结抗战的通讯报道和战地消息。1939年8月,柳青先后到战斗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115师独立团、129师771团任文化教员、宣传干事等职,并以《新华日报》特派员的身份,编写了许多鼓舞人心的好文章。其中《把鬼子打回去》一文,在全国许多报刊上转载。1941年以后,柳青回到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专门写作,把前线部队的抗战生活写成《误会》《牺牲者》《地雷》《被侮辱的女人》等短篇小说。他的长篇小说《种谷记》的素材,就取之于此。作品描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英雄形象和斗争精神。

1978年,现代著名作家柳青在陕西长安逝世。

马健翎:

戏曲之魂 抗战之莺

马健翎1907年出生于陕西米脂的一个革命之家。受父亲、哥哥的影响,马健翎从上学时就树立起创作戏曲、宣传进步的坚定理想。

长城察绥抗战打响后,马健翎正在河北任教,他目睹日本侵略者日益逼进的严重局势,很快写出了《冲上前去》等剧本,号召民众唯有奋起抗战才能救国救民。“七七”事变后,他接连创作出《大中华的儿女》《中国的拳头》《上海小同胞》和《逃难图》等话剧、京剧,揭露鬼子的侵华罪行,鼓舞人民的抗日斗志。后马健翎回到西安,用陕西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秦腔和眉胡剧进行戏曲创作,从1938年到1945年,马健翎连续写出《一条路》《好男儿》《查路条》《中国魂》《保卫和平》和《血泪仇》等二十余种剧本,到街头、乡村、学校、医院和部队前线驻地演出,极大地鼓舞了三秦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授予马健翎“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1965年,陕西杰出的戏曲大师马健翎在西安逝世。

高敏夫:

弹雨中速写战地日记

高敏夫1905年出生于陕西米脂,曾就读于陕北著名的榆林中学。

“九一八”事变后,高敏夫到北平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开始诗歌文学创作活动,并在其《文学前哨》刊物上发表许多诗作,呼吁抗日救亡。1932年高敏夫又赶赴绥远,负责由察绥抗日同盟军主办的《民众日报》副刊编辑工作,以诗文通讯等形式,讴歌抗日军民的英勇杀敌精神。其中写出的《我是西子湖边的飞将》《三月七日的风暴》等作品,在当时产生过极大影响。1937年抗战爆发后,高敏夫在延安参加抗战文艺工作团,深入到晋西北、晋察冀、冀中等抗日根据地前线阵地进行采访宣传报道,两年内,写下100余篇、10万余字的战地日记,积累了丰富的文艺创作资料,真实地记述了八路军战土和根据地人民英勇抗敌的动人事迹。由他写成的话剧《狼牙山五壮士》(后改编为电影),更是驰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1975年,杰出的文艺工作者高敏夫同志在西安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