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果蔬大棚“土专家”薛新民创新模式建大棚助脱贫

2020.05.22 10:45 榆林日报 ZaiYuLin.Com

从一个种植基地4座实验大棚发展到12个种植基地320座高标准全钢双膜拱棚,带动壮大11个村级集体产业,为贫困群众创造了2万余次劳动机会、250万余元劳动报酬……府谷县果蔬大棚“土专家”薛新民创新模式建大棚,扎根基层帮助群众脱贫,成为当地培育特色产业的“急先锋”、造血式脱贫增收的“领路人”。

专利大棚效益好

薛新民现任府谷县圃田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多年前,他从教师岗位退休后,专心做起新型职业农民。2008年至2011年,他先后在榆林市定边、靖边、佳县、吴堡等县区从事农业园区的经营种植和技术指导工作。通过长期实践与积累,他成功试验研究出全钢架双膜春秋拱棚的搭建与种植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与老技术相比,全钢架双膜春秋拱棚是在传统果蔬大棚的基础上增加一层膜,营造区域小气候,随环境调节棚内温度,实现果蔬“抢市场”的独特优势。同时,采用水肥一体化膜下微滴灌技术,水肥直接渗滴到作物根部,较传统大棚更省水、省肥、省工。

薛新民的“新技术”被引进到了府谷县木瓜镇常塔村试验种植,每棚每年增收1万元,经济效益好。“新技术”促进了大棚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平整出的土地种什么、怎么种、谁来种的烦恼,而且实现了村集体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技术能手“传帮带”

近几年,府谷县整合涉农资金,县域内村集体投资建设了42个全钢架双膜春秋拱棚,圃田种植公司承包管理,群众积极参与,村民每年不仅可以获得每亩450元的土地承包费和种植务工报酬,而且还免费学习了种植技术。目前该公司培养产生了27名管理员和3名技术能手,都来自大棚种植基地,负责日常管理种植与经营。

胡厂艳是该公司培养的“一面旗帜”,她从该公司在墙头农业园区打造大棚种植基地开始,一边在大棚务工,一边跟随薛新民学习种植技术,从平整土地、建棚、种植、浇水、施肥、调节室温、组织工人等各环节,她都认真学习领会,4年来她从一位农村妇女蜕变成为独当一面的管理能手。

今年初,胡厂艳被公司安排至常塔种植基地担任管理员,月薪4000元。目前,她管理的大棚种植基地已投入劳动力500人次。她说,除了要管理好大棚,还承担着给农民“传帮带”技术的责任。

务工分红惠群众

连日来,古城镇五道河村双膜拱棚种植基地热闹不凡,村民在棚内干劲十足,一棚棚瓜苗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长势格外喜人。

2017年以来,该村实施建设了50座双膜拱棚。圃田种植公司入股建棚并负责种植经营,占股份三分之一,村集体占股份三分之二。经过两年多的种植经营,群众期盼已久的首次分红活动如期举行,依照资金股和人口股进行公开分配,全村群众和贫困户分到了发展红利。

薛新民说,几年来,圃田种植公司在府谷县的12个双膜拱棚基地,累计释放土地流转红利14万元,给各村集体创造41万余元土地承包收入,向合作股民分红30万元,为当地普通群众与贫困人口发放250万余元务工报酬。

府谷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双膜拱棚在府谷县得以成功推广并稳步扩大规模、持续为基层群众创收增收,主要得益于薛新民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运营理念。

近两年,该县许多乡镇和村集体看到双膜拱棚种植技术的发展前景,纷纷与薛新民建立了合作关系。当前,薛新民的双膜拱棚种植基地已在府谷县11个乡镇落地生根。基地产出的果蔬品质良好,已与多家外地蔬菜零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记者吴杰 通讯员高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