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张应龙:“一根筋”治沙10余年

2020.01.03 14:12 榆林日报 郝彦丰

还记得2019年的夏秋之际,记者来到神木市圪丑沟一带的毛乌素沙地,却发现这里已经被一片片绿洲覆盖,放眼望去,绿意葱茏、生机盎然。置身这样的美景,很难想象:17年前,这里还是“栽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的荒漠之地。

张应龙(前)正在示范修剪樟子松。

张应龙(前)正在示范修剪樟子松。

这片绿色传奇的创造者便是张应龙。从2003年承包治沙起,他目前已完成治沙面积42.8万亩,实际管护面积50余万亩,累计人工造林38万亩。在栽培技术上,他的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补栽后可超过90%。说起这些年的治沙经验或成功秘诀,张应龙总结为“创新模式、科学治沙”八个字。

“偶然”走上治沙路

“你当年为什么选择去治沙?初衷是什么?”类似的话语不知有多少人问过张应龙。别人治沙的起因,往往是因祖祖辈辈居住沙地之境和饱尝沙虐之苦,而生于1963年的张应龙从出生到上学再到就业一直都在神木城里,后又到天津、北京外企工作,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一直不错,缘何最终将自己的承诺定位在对漫漫黄沙的治理中?对此,他总是坦诚地回答说:“我走上治沙路,只能用‘偶然’两个字来概括。”

2002年,时任北京某外资公司副总经理的张应龙回神木过年,在其目前治沙造林基地所在的村子——锦界镇沟掌村喝酒时因“喝高了”而答应该村党支部书记出钱治沙。过了几天,这名党支部书记给张应龙打电话,问说过的话算不算数,他才知道自己“还弄下这么一出事”。向来说到做到的张应龙当时就表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自己答应的事就一定不会“赖账”。于是,他以70年期限承包了毛乌素沙地秃尾河源头圪丑沟19.2万亩荒沙,投资100万元启动治沙工程。然而,在投资全部花完回乡查看时,他才发现治沙基地只推开“一块沙滩、二里便道”。这时,家人和亲友都劝他“回头”,张应龙却毅然将北京年薪20万元的工作辞掉,带着又筹到的200多万元只身进入基地,继续他的治沙事业。目前,他为治沙造林已投入个人资金达500多万元。

在治沙过程中,张应龙逐渐认识到荒沙区造林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难度高、反复多的特点,仅靠自己单打独斗无法完成,必须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2004年,经民政部门批准,他发起成立了神木生态保护建设协会。根据以往的外企管理经验,张应龙在神木开设了协会办公室,办起了会刊和网站,并在北京和西安两地设立了联络处。以协会为纽带,他争取到各类投资和捐助,并为协会发展会员1000多人。这些会员来自国内10多个省市,甚至还有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和志愿者。张应龙还以治沙基地为平台,积极开展文化公益交流活动。连续12年组织开展保护秃尾河公益植树活动,中外公益组织和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科研院所、个人、家庭在基地栽植“中日友好林”“单位林”“家庭林”等冠名林30多个,累计参加人数1.1万人,栽植各类苗木达23万株。接待国内外公益组织、科研学者等调研、参观、考察1100多人次。

“一个英雄拯救不了世界,必须从个人治沙向全民造林转变,只有靠社会的力量才能真正保护沙漠生态。我要让沙漠不但长出绿树,还能长出‘文化’,用绿色文化感染他人,让每个人都重视、关注生态保护。”张应龙说。

“一根筋”扎进沙漠不回头

为了治沙,张应龙曾花光个人积蓄,卖掉县城房产,最窘迫的时候口袋里只剩下50元钱。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张应龙还是“一根筋”地扎在沙漠里不回头。

树苗栽上总难成活,致使巨资投入打了水漂,这样的现实让张应龙不得不反思其中的原因。他分析认为,植树造林不能“有勇无谋”、盲目硬干,更要注重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技术。于是,张应龙四处走访西北干旱地区专家学者和治沙能手。神木生态保护建设协会成立后,他又与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合作,围绕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沙生植物开发利用等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并取得20多项研究成果。其中,8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通过陕西省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此外,还与他人合作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成功研发出长柄扁桃食用油、分子筛活性炭、沙蒿精油等产品,编制了《陕西省长柄扁桃质量技术地方标准综合体》,长柄扁桃食用油获国家卫健委新资源食品认证。

目前,张应龙已从林业外行成长为治沙专家,由他主持实施的还有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惠民计划——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恢复惠民工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长柄扁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国家林草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长柄扁桃推广示范项目”等,以及国际“德国贷款造林项目”、联合国环境署GEF项目;与其他单位合作承担“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基金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推广项目”等科研示范项目。

为了推动生物科技研发,张应龙于2010年还成立了榆林沙漠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3月份,该公司获批设立陕西省首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榆林市仅有的两家获批单位之一。据了解,工作站将引入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及创新团队,与建站主体联合进行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

但愿梦醒时,新绿已千万

每当提及自己第一次到沙漠里去看“地”的场景,张应龙都感慨万千:“那是一个春天,我带了几个人去看承包下的沙地,结果小车根本开不进去。第二天我又借了一辆越野车,从沟口到造林的地方只有18公里路,却整整走了6个多小时。放眼望去,漫漫黄沙,没有一点植被。”而如今,张应龙的治理区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植被覆盖率由最初的3%提高到70%左右,局部小气候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群逐年增加,水源涵养能力逐渐提高。

今年56岁的王占林是沟掌村人,其所在的村庄就在张应龙最初的治沙范围内。从2004年至今,他就一直跟随着张应龙植树造林。他说:“以前,我们这一带沙子把人欺负得不能住,刮上几天风,院子里的沙就要拿簸箕端着往出倒呢,不然连个门都开不了。现在张应龙把沙治住了,这个问题早就不存在了,并且环境变美了。”

张应龙认为,只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着这个理念,他主动为农服务,积极配合农业、科技等部门,在项目区大力推广“一池三改”项目,用合同订单的方式引进玉米、西瓜制种等项目,引导村民种植无公害蔬菜和绿色瓜果;出资帮助当地村民成立了林业专业合作社,由村民担任理事长,组织农民开展以林业育苗、林果采摘、林下经济为产业的经营活动;帮助农民新造水浇地发展种植养殖业,把承包治理好的已挂果长柄扁桃林1万多亩免费交给合作社管理经营,把林业治沙成果与当地农民分享。

为了推动沙产业发展,张应龙还不断引进植物品种与种植技术。引进酿酒葡萄12个品种,利用春季小拱棚延长生长期技术和冬季小拱棚棉被保温(湿)技术,解决了榆林葡萄种植生长期不够和冬季保温两大难题;从日本引进三个菌种,利用人畜粪便、污水处理厂黑泥、植物秸秆制作有机环保固体基肥和液体肥料,解决沙地土壤肥力与可持续有机土壤利用等面源污染问题,目前,正筹建一个年产2万吨长柄扁桃食用油及副产品的加工厂,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创造产值3亿元、安置就业人员200名、消化50万亩长柄扁桃果实,并能带动5000户农户参与林产业。

因治沙造林事迹突出,张应龙先后获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者、全国绿化奖章、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全国劳动模范等重要荣誉。值得一说的是,他的父亲也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至今神木仅有其父子二人获过此荣誉。2019年6月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2019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上,张应龙被生态环境部授予“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成为陕西省两位获奖者之一。

但愿梦醒时,新绿已千万。张应龙说,在治沙的10多年时间里,他已深深地爱上了沙漠,并愿作沙漠里的一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