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沙产业开发研究室杨涛:新时代治沙青年

2019.10.08 23:23 榆林日报 冉肖静

在省治沙所长柄扁桃示范基地调查苗木挂果情况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长柄扁桃示范基地与工人安装节水灌溉管道

在西藏拉萨北山项目区实地调查制定实施方案

在组培室检查长柄扁桃组织培养苗生长情况

杨涛,男,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共党员,理学硕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任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沙产业开发研究室副主任,兼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届陕西省林业厅“十大杰出青年”和榆林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现主要从事沙区特色经济林引种试验研究与推广工作。

不忘初心,做新时代科技治沙青年

2003年大学毕业后,杨涛从甘肃黄土高原的农村来到毛乌素沙漠南缘陕西榆林,一直从事科研一线工作。这里沙丘连绵、植被稀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情的沙尘摧毁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老一代治沙英雄的带领下,他由当初的惧怕风沙到研究如何让沙漠披上绿衣,产生经济效益。植树造林,治理荒沙是他始终不变的梦想和使命,沙区林业产业发展是他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一株株长柄扁桃像防护卫士一样阻挡着沙子的任意肆虐。与老一辈治沙英雄营造的樟子松林,飞播灌草植被,形成上中下立体式防护林体系,保护着我们的家园,净化着空气,让榆林的蓝天白云绽放光彩,使我们的居住环境不断美化,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他凭着对林业的一腔热血,积极投身到榆林沙区治理中,谱写了人生新篇章。

多年来,为了榆林绿色屏障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了沙区林业产业的发展,他先后参加了10余项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和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演替与水土流失相互机理研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长柄扁桃优良品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长柄扁桃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示范”,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优良生态经济型固沙树种长柄扁桃扩繁及造林技术推广”“优良生态固沙针叶树种彰武松、班克松扩繁及造林技术推广示范”和“拉萨北山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推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鄂尔多斯高原沙化土地治理与沙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省科技攻关项目“榆林沙区榛子引种及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毛乌素沙地沙产业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特色产业创新链(群)——特色沙生植物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化示范”,市科技计划项目“沙棘优良新品种引进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等。

依托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他收集了全国不同种源地的7个扁桃亚属品种,建成了长柄扁桃种质资源收集圃60亩。通过研究总结提出了长柄扁桃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为长柄扁桃规模化发展和大面积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参编了《木本油料固沙树种长柄扁桃栽培技术手册》和长柄扁桃技术规程陕西省地方标准。依托“长柄扁桃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示范”和“优良生态经济型固沙树种长柄扁桃扩繁及造林技术推广”,共营建长柄扁桃示范林和混交林4000亩,其中标准化栽培300亩,实现了沙区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总结形成了不同立地类型长柄扁桃示范林造林模式、长柄扁桃与紫穗槐、樟子松混交配置造林模式。通过“榆林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和“优良生态固沙针叶树种彰武松、班克松扩繁及造林技术推广示范”两个项目的实施,营建了彰武松和班克松示范林2669亩,共培育班克松优质苗木4万余株,嫁接彰武松15000余株。该研究成果集成度高,其技术涉及荒漠化土地治理的模式、林木新品种引进扩繁、造林关键技术等,广泛适用于林业生态治理和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丰富了当地针叶树种,改善了防护林林种结构,为该区域灌丛低效防护林改造起到示范、促进作用。项目实施期间,参与编写了《榆林沙区彰武松嫁接技术规程》《榆林沙区彰武松造林技术规程》。

2014年重点参与申报的“国家林业局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获得批复。“中心”的成立,为我国搭建了长柄扁桃产学研相结合和成果转化的重要科研交流平台。2018年申报的“长柄扁桃国家创新联盟”,根据长柄扁桃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协同创新,提升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同年参与撰写的农业综合项目“沙地红枣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获批资金943.41万元。与榆林学院联合申报的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色沙生植物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化示范”,下达资金60万元。

结合生产实际,勇攀科研高峰

作为治沙所长柄扁桃科研团队主要成员的他,2018年重点承担了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的4万亩长柄扁桃种植基地建设技术指导,负责长柄扁桃标准化栽培和苗木繁育技术攻关工作。目前已繁育优质苗木100亩,已初步建成50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为乌兰布和沙漠的科学治理和沙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为长柄扁桃在同类地区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2013年至2018年,参加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林业厅组织的中央财政推广项目培训会、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培训会、陕西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以及中国北方林业及荒漠化防治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并做了“优良固沙木本油料树种长柄扁桃在防沙治沙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所参加的项目,其研究内容与榆林沙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多个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或行业领先水平,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沙区经济发展、加快沙漠化土地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不仅把目光专注于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更着眼于祖国的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目前,已与西藏和内蒙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西藏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合作,联合申报的“拉萨北山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推广”获批资金100万元。开展高海拔地区困难立地条件的节水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研究。与内蒙古西部瀚漠农林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林业研究所、中科院林业研究所联合开展乌兰布和沙漠长柄扁桃栽培模式和苗木繁育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与中科院林业研究所合作,联合共建扁桃亚属种质资源圃,打造我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扁桃亚属种质资源基地,为今后长柄扁桃及扁桃亚属品种的研究和技术攻关提供基础性保障。

通过多年研究,他先后获得科研奖励3项,其中省级二等奖1项,厅级一等奖2项,调研报告《榆林市长柄扁桃造林成效普查和产业发展现状》,获得榆林市第七届科技调研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荣获首届陕西省林业厅“十佳杰出青年”奖和“杰出青年集体”奖。2018年获得榆林市“第九届青年科技”奖。2019年被推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组林草乡土专家。

近年来,他先后申请专利7项,已授权专利3项。发表论文20余篇,刊发于《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学报》《水土保持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参编著作专著两部。

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谱写生态绿军新篇章

成绩是喜人的,但他战高温、耐酷暑,以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品质,十几年如一日,用勤劳汗水侵透过的手脚,爬大山涉恶水,搞研究,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会义无反顾,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继续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将科研成果推广到周边省市区及祖国的边疆高海拔地区,推广更多优良树种,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营造更多优质的经济林,让群众生活富起来。

文图/冉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