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娟:相信精神的力量

2019.08.27 20:54 榆林日报 魏丽娟

文/魏丽娟

“人是要有精神的。”这句话出自一名脱贫户。

8月22日,在榆林市第二届“幸福扶贫·光荣脱贫”讲故事比赛决赛现场,拄着双拐的佳县小伙刘建贵道出了脱贫致富的“秘诀”,那就是精神的力量。

精神的力量是自强不息的信念。年轻时下肢瘫痪,被医生认定一辈子都要在轮椅上生活,被识别为贫困户的刘建贵没有停步不前,他说:“我总觉得当贫困户不是件光彩事。虽然肢体残疾了,但我的头脑是清醒的,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千方百计寻找脱贫路径的他,如今仅靠做微商卖土特产,年收入便多达2万余元。“赢得客户和订单,我靠的不是卖苦求怜,而是产品质量和努力付出。”他自豪地说。

精神的力量是百折不挠的坚持。子洲县贫困户苗小峰自幼左眼失明,童年的他,被玩伴视为怪物,异样、嫌弃的眼光像一把把亮晃晃的刀剑,刺痛他幼小的心灵。年少离家,东奔西走,漂泊不定,当过服务员,卖过凉皮,摆过地摊,一次次的失败没有将他击垮;发展手工空心挂面产业,几经失败,白白浪费掉16袋面粉后,连他的父亲都认定,苗小峰天生就是穷命。可苗小峰却说:“我不想认命!我要活出个样儿来!”他做到了,空心挂面每月6吨的销量,让全家人过上了好日子。本次演讲比赛中,他自信洒脱地反问观众:“请各位试想一下,一家五口人,三人残疾,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过上了小康生活;一个穷小子,开办工厂,脱贫致富,你们说我能不高兴吗?能不光荣吗?能不骄傲自豪吗?”

精神的力量是回馈社会的感恩。6名参与演讲的脱贫户在饱尝生活苦难的同时,也炼就了敢与命运抗争的倔强性格和对爱心善举的感恩之心。“7·26”洪灾中,苗小峰向受灾群众和抗洪抢险官兵免费提供爱心餐,发放手工空心挂面,捐款捐物,被评为第五届“榆林好人”;将“别人没有义务对你好,可别人对你好,你就该抱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回报”作为人生信条的贫困大学生杨金霞,经常志愿参与各类义诊活动,她说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像那些帮助过她的人一样,回报社会;过去是贫困户,现在是基层扶贫干部的任桥桥,真正实现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梦想,并立志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发光发热。

当前,榆林精准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未脱贫的群众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余下的工作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将“扶贫先扶志”牢牢抓在手中,提脱贫“志”,鼓脱贫“气”,振脱贫“神”,催动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加入到自力脱贫、自立脱贫的队伍中。全市贫困群众也应积极学习典型和经验,不为贫困找借口,多为致富找出路,鼓足脱贫勇气,发展致富产业,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梦想,才是生活最好的模样。”正如杨金霞所说,这就是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