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人民医院高文军:“当个医生,当个好医生!”

2019.01.04 21:21 榆林日报 吕晶

高文军现为榆阳区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中共榆阳区第十四届党代会代表,榆阳区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还是省中医糖尿病学术委员会委员。

高文军(中)在医院病房巡查

30多年前,在米脂中学上学的高文军和同学玩耍时,不慎摔倒,右眼角受伤,校医为他擦了磺胺进行消炎。不料,高文军属过敏体质,上药后伤口非但没有好转,反而炎症越发严重,落下后遗症。此后每年冬季,他的面部都会溃烂,非常痛苦。母亲带他四处求医,经过3年多辗转治疗,终于治愈。从此,“当个医生,当个好医生!”这个朴素的愿望像种子一样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里。

1986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义无反顾地在志愿栏里写下“陕西中医学院”几个字。母亲说:“咱们这里医疗条件差,将来你当医生,一定要当个好医生。”母亲的话,高文军牢记在心。

高文军现为榆阳区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中共榆阳区第十四届党代会代表,榆阳区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还是省中医糖尿病学术委员会委员。

背起药箱就是背起职责

1991年,大学毕业后,高文军被分配到榆阳区中医院工作。1991年至1993年,他被单位派往榆阳区牛家梁镇卫生院工作。他不忘学医时立下的誓言,怀着满腔热情,奔波在田间地头,为村民送去医疗服务。每次出诊前,他都将可能用到的药品、输液器具装进医药箱,这样到了村民家,他就能根据病情随即开药。为方便村民,他把村民家布置成手术室,进行一些小手术等。“那时候医生、护士少,村医基本都是医护一肩挑。”高文军说,“一些小手术可以在村民家里做,不用大老远跑到县城做,村民做完就可在家休养,我自己多跑几趟观察就行。”当时,高文军给乡亲们做过300多台手术,没有一例出现过感染现象,四里八乡的乡亲们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

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

1994年,高文军被调回榆阳区中医院工作。在这里,他接触到更多患者,见到更多病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理论、新技术,钻研新业务,医疗水平迅速提升。

一次,高文军下班后准备回家,一位年仅21岁的年轻女子因农药中毒被送进医院。高文军得知夜班医护人员力量薄弱,于是主动留下参与救治。当时,患者喝了农药已有5个小时,经过12个小时的紧急抢救,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然而,正当大家准备松口气时,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最终不幸离世。

如花的年纪,猝然离去,任谁都无法接受。此后一段时间,高文军翻阅各类医学文献,总结归纳此类患者的救治经验。无独有偶,医院不久又来了一位情况相似的患者,高文军胸有成竹,对症治疗,成功救治患者,挽回了一条生命。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把病治好,少受病痛的折磨,这正是高文军从医的初心。

让百姓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2015年4月,榆阳区人民医院和市儿童医院合并。2018年,高文军被委以重任,担任榆阳区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院长。

高文军说:“我们要让老百姓尽享医疗改革成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在他的领导下,医院重组加强了康复医学科、急诊科等专业科室,新成立了儿童变态反应中心等科室。医院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服务龙头作用,与23个乡镇卫生院、7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和城区部分幼儿园、中小学达成合作共建协议,形成网格化服务模式。同时,医院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医疗平台,先后与北京儿童医院、协和医院、西安儿童医院、唐都医院、西京医院、红会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建立起广泛的协作关系,专家来得更多了,年轻医师进步得更快了,服务更优了,群众的口碑更好了,“看病难、看病贵”得到了有效缓解,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医疗改革带来的方便、实惠。

高文军满怀信心地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治不好的病,如今很多都可以治好了。下一步,我们将主动寻求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深化医院改革,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努力建设本区域公立医院的典范,护佑民众健康,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