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驼城织锦绣 宜居又宜业

2018.09.20 09:12 榆林日报 魏丽娟

原标题:驼城织锦绣 美景入画来 ——榆林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纪实

初秋,穿行在榆林城区,一片片花草掩映的绿地,一座座风景如画的公园,一处处优雅别致的园林小景……整个古城生机勃勃、美不胜收。曾经,这里黄沙漫天、烟雾缭绕、环境差乱;如今,蓝天倒入水,白云映楼台,道路宽又直,绿树站成排。这些变化,离不开榆林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开展。

榆溪河河滨公园

榆溪河河滨公园

驼城织锦绣——

  绿化覆盖率36.39%

2013年,我市正式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打造“大美榆林”、建设富有塞上风情的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大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截至今年4月,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3.87%,绿化覆盖率36.39%,人均公园绿地21.58平方米,绿色已经成为榆林城区的主基调。

其间,我市不断加大对城乡园林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仅2017年城市园林绿化即投入4.9亿元。创建以来,我市一方面注重公园绿地均衡性发展,在老城区、绿化薄弱区相继开工建设了季鸾公园、榆溪河生态长廊、沙河公园、榆林大道景观公园、大墩梁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大型公园;另一方面,注重“以人为本、亲民绿化”,满足市民出门进园需求,让绿色接近市民,享受园林城市的建设成果,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目前,已累计建成街头绿地及小游园51处。

我市义务植树参与者也越来越多,“环保林”“思乡林”“爱心林”“亲子林”“巾帼林”等义务植树活动丰富多彩,2018年全市义务植树尽责率为91.6%。社会绿化工作的主动性增强,榆林中心城区已创成省级园林式单位34个、省级园林式居住区12个,市级园林式单位76个、市级园林式居住区45个,累计绿化治理闲置土地74宗、4131.25亩,城市主干道两侧全部实现了拆墙透绿,市民出门即可见绿,推窗便能赏绿。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为84.33%。

创建中,我市还不断探索以“精品化”建设塑造绿化的个性魅力。从2013年开始,逐步建成开放榆溪河滨河公园、季鸾公园、榆林大道景观公园、沙河公园等一批富有特色和韵味的公园,农家小院、亭台楼阁、飞桥回廊、水幕夜景等景观深受市民喜爱。在市区榆林大道拓宽改造中,将绿地景观改造作为“榆林大道精品一条街”建设的“重头戏”。

生活更自在——

  打通13条城区“断头路”

“双向八车道的路通到高新区,那叫一个方便快捷。”每天行驶在这座城市,出租车司机李刚最有发言权,他为榆林城市路网建设点赞。

2012年以来,我市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完善城市功能,坚定不移地打通“断头路”,改造城市支路,整治背街小巷,使城市的交通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18年,共建成主干道、次干道、支路111条,总计长度202682米;开工建设桥梁13座,打通了文化南路、富康西路、校场东路、芹涧路、驼峰北路、恒安路、银沙北路、文化南路南延、文化北路、开光路、建榆南路、新三路、榆阳西路等13条“断头路”,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区和过境公路交通拥堵问题,城市道路完好率达99.78%。

城市污水处理更给力,污水处理率90.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启动了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作,新建榆林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一座。加强城市管理,科学划分道路等级,分为严禁街、严控街、示范街,促进城市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按照一店一牌、统一规范的设置原则,严格广告审批。对违法“野广告”采取涂刷、清洗、查处、追呼、警示、停机、蹲守、捣毁窝点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综合治理,取得良好成效。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累计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2万余份。开展市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2017年共取缔马路市场27695处,规范出店经营41118户59022人次,清理流动商贩22306处56337人次,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绿树成荫的榆林世纪广场

宜居又宜业——

  共享蓝天饮碧水

如果说榆林人的朋友圈都有一条内容相同的信息,那必定是“榆林蓝”。

近年来,我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实施蓝天工程,开展禁烧烟煤专项整治,城区禁烧烟煤范围扩大到255平方公里,4个大气自动监测站运行良好。城区各单位各居住区燃煤锅炉全部改造为天然气锅炉,强化烟尘管控,2017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85天。

加强水资源保护,我市对城市管网水每天做一次日常分析,每月做一次全分析报告,市疾控部门定期和卫生监督所不定期对供水公司水质进行抽查,每年对供水公司水质送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西安监测站做106项水质全分析,以确保水质安全。2017年榆林城市管网水检验合格率为100%。

强力推动住宅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工作,截至2017年底,完成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1449万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热住宅面积1204万平方米。热计量表累计安装面积508万平方米。

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建设完成19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全面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榆林共建设保障性住房22558套,截至2017年底竣工保障房22078套,入住20610户,近6万多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住房保障率为85.04%。

关爱老弱、残疾人士生活,全面实施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城市主次干道及公园修建盲道318144米,公园广场坡道健全,公厕内都配备残疾人士专用蹲位。市区55个社区都配备有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公厕等设施,社区服务中心覆盖各个区域。

美景入画来——

  感受城市“绿肺”和“氧吧”

创园中,我市启动大墩梁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实施榆溪河生态长廊建设,开展网格化工作,强化日常管理,亮点工作频现,形成了榆林创建特色。

2015年,大墩梁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工程总占地面积约2365.5公顷。我市以打造榆林城区的天然“氧吧”和城市“绿肺”为目标,按照“保护+修复”的模式,进行园路建设和绿化补植补栽,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5070万元,整体一期工程预计于2020年完工。项目完工后,将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的中央生态公园,榆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地标。

榆溪河生态长廊规划建设是创园的又一大手笔。2012年,我市启动榆溪河生态长廊建设,总占地面积379.13公顷。目前已建成的一期、二期北延伸段分为历史文化区、民风民俗区、生态健身休闲区三个片区,是市民健身、休闲、文娱活动的好去处。二期南延伸段从开光桥至朝阳大桥正在建设中。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管理也就更加重要。201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工作“网格化管理,社区化服务”的新思路,建立创建工作网格化管理体系。我市城市创建工作网格化管理覆盖范围约220平方公里,2018年又将禁烧烟煤255平方公里范围纳入网格化管理巡查范围,目前榆林中心城区划分为5个一级网格、17个二级网格、118个三级网格,每个三级网格配备工作人员1名,强化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反馈,并限期解决。

我市实施市级领导包抓创建网格管理工作,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市级领导及一个任务部门单位,形成包抓领导协调督促、包抓部门牵头执行、县级联络员定期报告的工作机制。从2013年至今,共有效收集事部件109945件,事部件办理率从2013年的88%提升到目前的93%,涉及27项专项督查,受到群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