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拾遗·印象实践团赴铜川市王石凹之行

2017.07.18 15:28 在榆林网(Zaiyulin.Com) 佚名

陕西科技大学拾遗·印象实践团赴铜川市王石凹之行

7月17日星期一,一群身穿白色短袖,手拿调查问卷,心念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发展的大学生散落在铜川市印台区各大街头。他们行走于矿区家属院,深入了解矿工及其家属对工业遗产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他们奔波于铜川当地报社,与编辑主任畅谈工业遗产现状和转型发展对策,获取一手资料;他们走访于法院和桃园社区,只为工业遗产成功保护利用再升级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陕西科技大学拾遗·印象实践团——关于“王石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发”实践调查活动正在进行。

陕西科技大学拾遗·印象实践团赴铜川市王石凹之行

一、

上午8时许,实践团的队员们兵分两路,一组走进矿区家属院,与矿工及其家属进行亲切的交流访问。在队员们采访到的人员中,他们一致表示很是关注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的转型建设,毕竟他们曾是那里的员工或矿工家属,岁月在那里,情怀也在那里。在他们所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除了我们这些原来的员工,很少人会去了解遗址公园,宣传的实在不够。”“15年就在建设,两年过去了,近段时间回去看了看它,改变太少了,建设的速度不太令我满意。”一名在那里工作十七年的老职工阿姨叹着气向队员们说道。队员们积极访问,道出自己的疑惑,整理调研结果,就此分析工业遗产成功转型的可行性对策。做实践,不搞面子工程,不讲纸上谈兵,实心实意的去奉献、去探寻、去思考,是拾遗·印象实践团队员们的行动指南。

陕西科技大学拾遗·印象实践团赴铜川市王石凹之行

二、

另一组队员来到桃园区煤矿社区,有幸与社区负责人李主任取得联系,在访谈过程中,队员们得知桃园区煤矿对被迫下岗的员工已有相应的补贴的政策(如住房补贴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以维持其基本的生活。通过这次在桃园区的访谈,对实践团接下来对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的调研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陕西科技大学拾遗·印象实践团赴铜川市王石凹之行

三、

下午3时许,一组队员来到了印台区人民法院,了解法律视角下对于工业遗址保护开发的情况。在梁庭长和崔法官耐心解答下,队员对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如何更有效的保护开发有了更深的见解。“王石凹确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很多老矿工对这块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即使补助很低,也愿意待在那里”崔法官这样说道。最后崔法官就王石凹工业遗址公园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实际的意见,为实践团的调研提供了新思路。

陕西科技大学拾遗·印象实践团赴铜川市王石凹之行

四、

另一小组走进铜川矿工报社,与报社主任就工业遗产进行了深入交流。听主任的叙述,陕煤化集团旗下有大大小小三十多个煤矿机构,涉及职工人员,矿区职能,文化生活等等方方面面。但就是这样一个大集体,在煤资源枯竭的现状下,工人们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你们的选题很有眼光,别看王石凹煤矿是一个煤矿,它可是苏联援建的一五计划的大工程,你们去煤矿当地查看一下就会发现那里还是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的。”说着,主任从柜子里拿出了两本矿工报社去年的报刊集锦。我们翻看着,不仅感受到矿上对国家,对党的忠诚,也感受到浓浓煤矿工人奉献精神。随着调查了解的深入,我们更加坚定了目标,也将继续为这一项目而努力。

一路前行,一路拾遗,漫漫征程,我们在路上。